夏之旋律 | 北大的“天鹅湖”
最近,不请自来的黑天鹅,成为未名湖的新居民,刷爆了北大人的朋友圈。
大家也许都知道,北京大学的校园又称燕园,前身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等,处处雕梁画栋、飞阁流丹。
园子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景色步移景异。未名湖、博雅塔钟灵毓秀,图书馆、大讲堂气势恢宏,是读书思考、修身养性的最佳所在。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构成了燕园中最美的风景。
四年来,未名湖水系面积增加了一倍,更是引来了黑天鹅“落户”,萌萌的“新居民”为未名湖增添了新的灵气。
黑天鹅原产澳洲,常栖息于海岸、海湾、湖泊等水域
“能够吸引它在这里停留,是因为北大校园自然环境比较适宜,有水,有水草,能够满足其生存的需求。”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吕植教授说。
吕植教授
未名湖的鸳鸯和野鸭子也越来越多了。
这一切,都与未名湖水系恢复有关。
北大所在的地方原本是湿地,后来成为皇家园林,周围不断被开发,这块地方,却始终保留着自然的植被和环境。
得益于此,北大成为了中国东部平原原生生物多样性难得的庇护所,也是城市绿地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典范。优美的环境也使北大成为了中国大学中少有的集人文景观和如画风景于一身的大学校园。
北大的生物多样性,与未名湖水系密切相关:未名湖区、勺海、西门鱼池、鸣鹤园、红湖、镜春园、朗润园和燕南园所辖的水域和次生林,是北京大学校园中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
很早以前,未名湖的水系都是通的。然而,2000年以来,受整体水环境的影响,未名湖仅能靠地下水勉强维持水面。北面朗润园、镜春园、人文学苑、红湖、荷花池等湖区的后湖,无水可补,连年干涸,荒草、杂木丛生。
荷花湖改造前
荷花湖改造后
蔚秀园湖区改造前
蔚秀园湖区改造后
2014年开始,学校建立了中水站,未名湖水系有了稳定的水源。朗润园、镜春园、人文学苑、红湖、荷花池等湖区,包括蔚秀园湖区水系,都恢复了起来。目前已恢复了三万多平米的水面,水域面积大概增加了一倍。
后湖水系恢复前
后湖水系恢复后模拟图
从2014年到2018年,短短四年时间,未名湖生态系统迅速恢复起来,鸳鸯、野鸭多了很多,也引来了天鹅。
总务部老师认为:“2014年以后,我们未名湖的小气候可能比原来要好。”
清淤、异物打捞、植物的种植管理、水质监测与提升,是学校管理未名湖水系的日常工作。学校很多老师、学生,如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很多老师、北大绿协的同学,也一直很关注北大的生态保护。
然而校园生态保护仍有不少事情需要做。比如,鸳鸯和野鸭也在繁殖,包括迁徙经过的鸟类,他们的幼崽也可能会受到一些未名湖游人的惊扰或伤害。
大家都很喜欢未名湖的生物,都在投喂,但是投喂的量太大了,鱼和鸟类吃不掉的东西,就在水体里面沉淀,成了营养物质,可能对水体本身造成不好的影响。
动物多了,水草变少了,未名湖里的草鱼,一度过量80%,吕植老师说:“以前未名湖桥那边有一堆荷花,朗润园那边有一堆荷花,现在都被鱼吃了。”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健康平衡的生态系统。
北大校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但保护校园生态,仍然需要师生、游客继续共同努力。如吕植老师所说:
“大家保护意识提高了,但是我觉得咱们的力度和人手还需要加强,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去关注和保护我们校园里的生物。”
资料提供:北京大学总务部、北京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吕植教授
文字:李涛、崔捷
图片:北京大学总务部、刘月玲、李尽沙、陈矿、陈方平、曾亮、谢昊
排版:筱羽
责编:园中葵